本标准规定了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系统试验的总则、站系统试验、端对端系统试验和试运行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对称单极、不对称单极和双极接线的端对端形式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其他形式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也可参照使用。
本标准规定了:
——一般适用性和特定适用性的术语定义;
——试品和试验的一般要求;
——试验电压的产生和测量方法;
——试验程序;
——试验结果的评估方法及接受准则;
——认可测量装置及其核查方法的要求;
——测量不确定度。
本标准规定了10 kV~35 kV电压等级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一般要求、工作制度、作业方式、技术要求、工器具的试验及运输、作业注意事项和典型作业项目。
本标准适用于海拔4 500 m及以下地区10 kV电压等级配电线路和海拔1 000 m及以下地区的20 kV~35 kV电压等级配电线路的带电检修和维护作业。3 kV、6 kV线路的带电作业可参考本标准。
注: 鉴于各地电气设备型式多样,杆上设备布置差异较大,作业项目种类较多,因此本标准在作业项目及操作方法上只做原则指导。
本标准给出了无标准绝缘水平规定的柔性直流换流站绝缘配合的导则。
本标准仅适用于电力系统中的柔性直流换流站部分。
本标准不适用于工业用的换流设备和常规直流输电工程换流站。
所给定的原理及规则仅适用绝缘配合目的,不涉及对人身安全的要求。
本标准定义了局部放电的术语和有关的被测参量,规定了使用的试验回路、测量回路、通用的模拟及数字测量方法,并给出了校准方法及对校准仪器的要求、试验程序、区分局部放电和外界干扰的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电气设备、组件或系统在频率为400 Hz及以下的交流电压试验或直流电压试验时产生的局部放电测量。
本标准条款可用于起草特定电气设备局部放电测量的技术条件。本标准主要涉及脉冲型(短持续时间)局部放电的电气测量,也给出了主要用于局部放电定位的非电气测量方法(参见附录G)。
特定电力设备的特性诊断可由局部放电信号的数字化处理(参见附录F)以及主要用于局部放电定位的非电气测量方法(参见附录G)完成。
本标准主要阐述交流电压试验时局部放电的电气测量方法,也提及了在直流电压试验时出现的特殊问题(见第4章)。
本标准术语、定义、基本试验回路和程序一般也都适用于其他频率下所进行的试验,但可能要求特殊的试验方法和测量系统特性,这些要求未在本标准中考虑。
附录B作为要求给出了对校准器性能试验的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1 000 kV交流系统用套管的技术性能要求、逐个试验、型式试验和现场交接试验等。
本标准适用于1 000 kV交流系统变压器类设备和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用的1 000 kV电压等级套管,其他设备用套管可参照使用。
本标准规定了±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阀厅金具的一般技术要求、分类要求、试验与检验、标志与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阀厅金具。
本标准规定了架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的分类与组成、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110(66) kV及以上电压等级交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其他电压等级的架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可参考执行。
本标准规定了带电作业人员操作技能仿真训练系统的构成要素、基本要求、性能指标、测试及资料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输配变电带电作业仿真训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