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件确立了氟塑料的命名规则和分类基础。
基于系统的方法对不同含氟聚合物进行分类、命名,主要依据氟塑料的特有属性、用途、加工方式、主要性能、添加剂、着色剂、填料剂和增强塑料等信息进行分类。
其中聚四氟乙烯(PTFE)对模塑、挤出用颗粒状的PTFE或分散凝聚的PTFE树脂的分类基于标准相对密度(SSG)、体积密度、粒径。
PTFE分散液的分类基于固含量、表面活性剂百分含量、表面活性剂公差等级。
可熔融可加工树脂(CPT,ECTFE,EFEP,ETFE,FEP,PFA,PVDF,PVF,VDF/CTFE,VDF/HFP,VDF/TFE,VDF/TFE/HFP)的分类基于熔融温度、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PCTFE的分类基于零强度时间(ZST)。
TFE/PDD的分类基于玻璃化转变温度(Tg)。
可熔融加工树脂分散液(ETFE,FEP,PFA,PVDF,PVF,VDF/CTFE,DVF/HFP,VDF/TFE,VDF/TFE/HFP)的分类基于固含量、表面活性剂含量、表面活性剂公差等级。
本命名规则适用于所有含氟聚合物及其混合物。适用于未改性材料和改性材料,例如含着色剂、添加剂、填料、增强剂和聚合物改性剂等的改性材料。
具有相同命名的材料并不一定具有相同的性能。本文件不提供用于说明材料特殊用途和(或)加工方法所需的工程数据、性能数据或加工条件数据。如需要,采用GB/T 43084.2中规定的试验方法确定这些附加要求。
本文件规定了含氟聚合物分散体、模塑和挤塑材料的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聚四氟乙烯(PTFE)和可熔融加工含氟聚合物的测定。
本文件描述了测定聚合物分散体中游离甲醛(HCHO)含量的分光光度法(方法A)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B)。
本文件适用于丙烯酸、丙烯腈丁二烯、羧化苯乙烯丁二烯和乙酸乙烯酯等聚合物分散体。
本文件描述了聚合物分散体中筛余物即粗粒和凝固物质量分数的测定方法。
本文件仅适用于凝固状聚合物分散体。
本文件确立了模塑和挤出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命名系统,给出了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命名代号表。本文件适用于以粉状、颗粒状或球状等形态正常使用的所有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材料的命名,作为确定产品规格的基础。这些材料是未改性的,或由着色剂、填充料或添加剂等改性的。不同种类的热塑性聚氨酯用以下性能的不同等级区分:a)〓硬度;b)〓拉伸弹性模量(可选)。关于主链中硬段和软段的交替情况、预期应用和/或加工方法、重要特性、添加剂、颜色、填充料和增强材料等信息也和热塑性聚氨酯的命名及分类有关。本文件不意味着命名相同的材料必定具有相同的性能。本文件不提供用于特殊用途和/或加工方法的指定材料所需的工程数据、性能数据和加工条件数据。必要时,依据ISO 163652中的合适方法测定这些附加性能。为了说明某种热塑性弹性体的特殊用途或可回收加工,在字符组5中给出了附加要求(见4.1及4.6)。〓
本文件确立了聚合物材料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测定方法的一般原则。本文件适用于聚合物材料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的测定。
本文件描述了用温度波分析法测定塑料薄膜和薄片在厚度方向上热扩散系数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各向同性或异性结构的塑料,其热扩散系数α的范围为1.0×10-8 m2·s-1~1.0×10-4 m2·s-1。本文件规定的测试能在空气或其他气体中进行,如惰性气体;能在大气压力或其他低、高压力或真空下进行;能在不同温度下进行。
本文件描述了用激光闪光法测定塑料薄片在厚度方向上的热扩散系数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均质固体塑料以及具有各向同性或正交各向异性结构的复合材料。本方法适用于在-100 ℃~400 ℃的气体或真空环境下热扩散系数为1×10-7 m2s-1~1×10-4 m2s-1的材料。注:对于不均匀试样,测量值可能受试样厚度影响。
本文件描述了测定导热系数的温度调制方法,输入温度的偏差小于1 K,采用双重锁相法放大微小的温度调制。本文件适用于导热系数为0.026 W/(m·K)~0.6 W/(m·K)的塑料材料。
本文件描述了建筑和交通工具中作结构应用的纤维增强塑料(FRP)复合材料的耐火特性和防火性能的评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无机纤维长度大于7.5 mm的纤维增强热固性或热塑性塑料复合材料。本文件描述了以下评价方法:--不同产品类型(如板材、层压板、异型材和某些夹层结构)对最终使用性能的适用性;--不同外形的纤维增强塑料试样的试验方法和性能判定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