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7188的本部分描述了获得和表示塑料下述热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多点数据的测试步骤:
——热焓-温度曲线;
——线性膨胀-温度曲线;
——熔体剪切黏度-剪切应变速率曲线。
本标准规定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聚醚多元醇或聚合物多元醇中的醛酮含量。
本标准适用于聚醚多元醇或聚合物多元醇中甲醛、乙醛、丙烯醛和丙酮含量的测定,其他含羰基的化合物含量测定可参考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一种确定塑料配方中用于保护如增塑剂、稳定剂等易感成分的防霉剂的防霉效果的试验方法。本方法可验证某种塑料制品是否能有效防止霉菌的侵蚀。
通过目视检查评价防霉效果。
本标准适用于由塑料制成的不超过10 mm厚的薄膜或片材。此外,如泡沫塑料之类的多孔材料也可以在制成上述形态时采用本方法进行测试。
防霉剂在基体中要有一定的溶出性能。
与 ISO 846 不同,本标准不是在试样表面喷霉菌孢子悬液,而是覆盖一层含孢子的琼脂。这样会更好地分散孢子,并且在原本具有疏水性的塑料表面上提供孢子萌发所必需的水分。
GB/T 37199的本部分规定了聚丁烯1(PB1)模塑和挤出材料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的方法和条件。为了简化,在本部分里均简称为聚丁烯(PB)。本部分还规定了对试验材料的预处理及试样在试验前状态调节的要求。本部分列出了表征聚丁烯(PB)模塑和挤出材料合适和必要的性能和测试方法。这些性能是从GB/T 19467.1-2004通用测试方法中选择的。本部分还列出了模塑和挤出材料广泛应用的或有特殊意义的其他试验方法,以及第1部分中命名性能的测定方法。为了保证试验结果具有再现性和重复性,可使用本部分规定的试样制备和状态调节的方法,以及规定的试样尺寸和试验方法。使用不同条件制备的试样或使用不同尺寸的试样所获得的测试数据可能不一致。
本标准规定了聚合物材料中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测定的气相色谱质谱法。本标准适用于聚氨酯材料中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的测定。其他聚合物材料中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经过验证后也可参照本标准进行测定。
本标准规定了氢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转型率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氢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再生转型率的测定。
本标准规定了均聚聚酰胺和共聚聚酰胺测试试样的加速状态调节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包含填料和其他添加剂的聚酰胺品种,但不适用于提取物含量大于2%(质量分数)的聚酰胺品种。
GB/T 36800的本部分规定了填充或非填充的热塑性和热固性材料进行热机械分析的一般条件,材料是片材或模塑样品。热机械分析法是研究试样在恒定负荷作用下,随着温度、时间的不断变化所发生的形变。
GB/T 36800的本部分规定了利用热膨胀原理,使用热机械分析法(TMA)测定塑料固体状态时线性热膨胀系数的方法。同时也规定了通过热机械分析法测定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方法。
注:测量线性热膨胀系数可以使用各种类型的热膨胀仪器,本部分只涉及TMA仪器。
GB/T 36805的本部分规定了模塑和挤塑塑料在宽应变速率范围内拉伸性能的测定方法,该宽应变速率范围包含速率近似于冲击加载情况下的高应变速率。通过结合以下方法进行性能测定:测试中低应变速率下的性能,使用数学函数对测试结果进行拟合,通过方程外推得出依赖速率的参数。然后通过计算外推得出高应变速率下的拉伸性能。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消除高应变速率下性能测定的试验问题及测量的相关误差。中低应变速率下的性能按照ISO 5272的规定进行测定,其规定了适用于本部分的塑料材料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