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规定了一种测定热固性模塑材料试样成型收缩和热处理后收缩的方法。这些特性对热固性材料的生产控制和生产均匀性的检验是有用的。此外,了解热固性材料的初始收缩对模具的构造很重要,了解后收缩对确定模塑材料是否适合制造尺寸精确的模塑制件很重要。本标准适用于热固性模塑材料。
本标准规定了不能从规定漏斗流出的松散模塑材料的表观密度,即单位体积质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松散的模塑材料,例如粉料或粒料。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透明或不透明塑料的黄色指数及其变化值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塑料材料黄色指数及其变化值的测定。
注1:试样的形状包括模塑的板或圆盘、薄膜、薄片、粉末和颗粒。不适用于含荧光剂的塑料。
注2:黄色指数变化值常用于评价环境对颜色稳定性的影响,如高温、紫外线照射等。
1.1 GB/T 39827的本部分规定了用过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回收物的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1.2 PET瓶回收物通过下列回收物特性的范围(大小)来区分:a) 特性黏度(Ⅳ);b) 由于标签和其他可见的污染物、聚氯乙烯(PVC)及聚烯烃(包括胶黏剂)等所致的污染物水平;c) 含水量;d) 体积密度。预期使用情况、加工方法等信息也将有助于分类。
GB/T 39827的本部分规定了用过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回收物性能的测试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滚塑成型低温冲击试验的两种方法:通过法(A法)和梯度法(B法)。
本标准适用于滚塑成型半硬质塑料制品或硬质塑料制品在-40 ℃时的低温冲击性能。其他温度下的冲击性能可参照本标准执行,滚塑成型用材料的低温冲击性能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本标准不适用于厚度小于3.0 mm的滚塑成型制品。
本标准规定了两种测定塑料折光率的试验方法:
方法A: 折光仪法。采用折光仪折射法测量模塑件、压铸或挤压板材或薄膜的折光率。适用于各向同性、透明、半透明、有色或不透明材料,也适用于各向异性材料。当需要高精度试验时,推荐使用本方法。本方法不适用于粉状或颗粒状样品。
方法B:显微镜浸渍法(利用贝克线现象)。本方法可用于测定粉状或颗粒状透明材料的折光率。一般来说,宜采用单色光来避免色散效应。本方法适用于各向同性半透明材料、有色材料,不适用于不透明材料和各向异性材料。
GB/T 39714的本部分规定了聚四氟乙烯(PTFE)半成品的要求和命名。
本部分适用于制作半成品的聚四氟乙烯最多含有1%的共聚单体。用于制作半成品的聚四氟乙烯,可以是新料,也可以是再加工或再生树脂。颜料或着色剂按照质量份的最大添加量为1.5%,也适用于不同形态的未填充聚四氟乙烯产品的加工条件。
本部分基于拉伸强度和拉伸断裂应变的不同将半成品分为四个等级。半成品可以分为加工型(P型)、尺寸稳定型(S型),在不同应用时也可被指定为电气型(E型)或其他类型。
注:本部分提及的其他关于聚四氟乙烯半成品的标准规范参见附录A,以供参考。
GB/T 39714的本部分规定了聚四氟乙烯半成品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的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聚四氟乙烯半成品的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GB/T 17037的本部分规定了一个四型腔的模具,即C型GB/ISO模具,用于小拉伸试样的注塑,试样尺寸为≥60 mm×10 mm×3 mm(GB/T 37426—2019中小拉伸试样CW13型)。
本部分适用于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制备具有可再现性的小拉伸试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