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9755的本部分规定了电子文件管理能力等级的评价模型、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等。本部分适用于机构进行电子文件管理能力的自查自评,以及对机构的电子文件管理能力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
GB/T 23286的本部分规定了基于PDF1.7进行电子文档的长期保存,用于保持页面文档的静态视觉呈现,并允许包含任何类型的其他内容作为嵌入式文件或附件。
本部分不适用于:
——将纸质或电子文档转换为PDF/A格式的具体流程;
——具体技术设计、用户界面、实现方法或呈现的操作细节;
——储存这些文档的具体物理方法,如媒介和储存条件;
——需要的计算机硬件及/或操作系统。
注: 本部分中的中英文词汇对照参见附录NA。
GB/T 39755的本部分规定了机构电子文件管理的目标和机构开展电子文件管理应具备的组织运作、文件管控、信息服务和技术实现的能力。
本部分适用于机构加强电子文件管理能力建设,以及对机构电子文件管理能力进行检查评估和监督检查。
本文件规定了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功能的总体要求,以及电子档案的接收、整理、保存、利用、鉴定、统计、审计跟踪和系统管理等关键业务环节和系统管理的通用性功能要求,包括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应具备的必选功能和可选功能,但不对实现系统功能的平台和具体技术应用做出规定。
本文件适用于国家各级各类档案馆进行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实施、使用和检测。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建设可参照本文件执行。
本标准规定了标准文献数据集合的基本元数据,给出了标准文献核心元数据、公共元数据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标准文献数据集合的加工、整理、建库、汇编、发布和查询。
本标准规定了标准文献技术指标揭示元数据。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标准文献技术指标揭示数据集的加工、建库、发布和查询。
本标准规定了标准文献分类的依据、分类的步骤和分类的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标准文献的分类。
本标准给出了一整套覆盖各种类型资源的通用描述规范,规定了数据元素被记录或转录的顺序以及用于识别和显示数据元素的标识符号。
本标准适用于书目机构对各种类型资源的描述,包括图书、连续出版物、集成性资源、电子资源、图像、地图资源、乐谱、录音录像资源、古籍、拓片、手稿、学位论文等。
本标准也适用于国家书目机构、图书情报机构或其他机构生产书目数据。
本标准规定了公共图书馆提供读写障碍服务的服务对象、服务资源、服务形式和服务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规范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在开展读写障碍人士的服务工作,各级残联、地方残疾人服务组织举办的图书馆和图书室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地理实体通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对中国地理实体通名进行汉语拼音字母拼写。